2024年11月21日
海军海军装备观点

敦刻尔克设计简史回顾兼成败讨论——由一篇杂志文章引出的问题(上)

by伶俐可爱小岛风

写这篇文的主要目的,是由于近日别人给我发了期刘怡在舰船知识杂志上的短文如下图。而且意军吧初建此站时我曾经答应为本站贡献法国海军相关文章的,但没想到咕了这么久。虽然我已经不再是意军吧的人了,但承诺还是要守的。

截至我动笔写这篇专栏我并没有买它。毕竟我对现代海军不怎么感兴趣。而对于历史研究来讲,只能说《战舰》杂志停了之后国内再没有可与其比肩者了。

体现在这一期,就是,通过米尔斯克比尔来论证敦刻尔克是失败之作,私以为不妥。我对刘怡本人并没有成见,他所写的一些书籍文章等在国内作者之中已经是较好的了(至少和漫天的垃圾百家号相比是的),适合刚入坑的新人。但不应只满足于此。

要了解敦刻尔克级,就先要了解她的诞生背景

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和一战还有莫大的联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虽然名列战胜国,但从本土,经济以至海军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只能说是惨胜。在1914年,法国海军共有690,000吨作战舰艇在役,257,000吨在建。而到了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的1922年,这两个数字分别降到了485,000吨和仅25,000吨。

在战前,法国海军曾经有过非常宏伟的造舰计划(如图)。因为在前无畏舰“丹东”级刚开工的时候,英国的“无畏”横空出世。加上“丹东”级漫长的建造周期,随后法国人跟进无畏舰孤拔时已经是10年代的事,和英德相比可谓是完全落后了。

当然,后面的剧本我们也都知道,由于一战的原因,这些计划除了贝亚恩改为航母外没有完成(完成了也没卵用,反正都是前日德兰的设计)。

回到20年代,条约赋予了法国(还有意大利)在1927年和1929年建造2艘35000吨级战列舰的权利。如何建造新的战列舰成为了海军的一个重要议题。但是,法国人一开始就没想过贴着条约上限造。为什么?基础设施的缺乏。法国当时并没有能够容纳35000吨406mm主炮战列舰的船坞。另外这个时候意大利——法国此时最大的安全威胁和假想敌,他们的初代条约重巡特伦托出来了,35节的航速加上虽然不算强但勉强能看(至少比自家的裸奔好不少)的防护令他们深感不安。一旦爆发战争,这种军舰将成为北非航线的巨大威胁(法国正统在北非)。最后是法国同样担忧的远东交通线——IJN强大的重巡更是令法国人如芒在背。以上三个因素,法国最早的“战列舰”方案,实际上就是重巡杀手或者超级巡洋舰,这一结果也并不奇怪了。这不禁令人慨叹当年那个紧咬大英的世界第二海军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926年,法国人开始探讨17500吨的主力舰方案。和当年RN的无敌级战巡怎么看怎么像(这也是John Jordan的观点,所以还请战巡警察别对我出警)

该方案的参数如图所示,但已经没有具体的图纸流传下来

顺便说一句,间战法国人的造舰思路实际上是颇受英国影响的。以敦刻尔克的最终形态为例,在她身上很难说找不到纳尔逊和3系列的影子。同时法国人也认为全前置炮塔非常适合对付意大利的高速重巡(某喷气机歪打正着?),还能有效地节省重量。

这门305mm主炮性能优异,得益于55倍径的高初速,其45°仰角时的可达43,000米,甚至远强于意大利海军的老式无畏舰。据法国海军研究专家John Jordan的估计,防护设计方面配置为150mm-180mm的装甲带和75mm的水平装甲。约180,000马力的强劲动力赋予其35节的航速。

无论怎么说,如果建成,该方案将能非常有效地完成其使命——猎杀意大利海军的重巡洋舰,即使是面对意大利海军的老式无畏舰也不是必须利用35节高速跑路的。

法国海军认为,他们可以先建造四艘这样的战舰,而剩余的吨位,待到基础设施扩建完成、经济恢复之后,再用来建造更大的战列舰。但天有不测风云,该方案并没有等到实现的一天。就在法国为剩下的105000吨只能建3艘原教旨条约战列舰发愁时(毕竟法国人对17500吨方案能不能上战列线还是颇有怀疑的——虽然她的射程、航速拥有巨大优势。而且别忘了,意大利海军也准备建造新式战列舰),德国开始建造“德意志”级装甲舰。对于法国、意大利(或许还包括美国,毕竟阿拉斯加这玩意儿也难说和她没关系)这些国家来说,装甲舰这东西是真的是巡洋舰打不过战列舰追不上(谁叫你没有战巡.jpg),在拉普拉塔河口,斯佩伯爵面对三艘英国巡洋舰的表现完全足以证明这种军舰的实力。

See the source image
德意志的出现可以说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海军的一次大地震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人开始为17500吨方案的防护力担心了。11in火炮并不是该方案的防护设计所能够承受的(虽然火力和航速仍远在其之上)。对于德国这个世仇,法国人必须将德意志级装甲舰纳入潜在对手的考虑之内。于是,方案的修改势在必行。

方案修改

目前可以知道的是,在20年代末,法国海军所作的研究包括条约上限的35000吨战列舰、29600吨27节战列舰等一些目前已经无法掌握细节的方案。另外就是37000吨战巡——其排水量看上去超过了华盛顿条约的限制,但这里所言为“正常”(或“试验”)排水量,对于条约规定的标准排水量来说实际上约为32000-33000吨(换句话说,37000吨并不是法文中一般缩写为tW或TW的单位,也就是用来衡量条约的标准)(虽然我会法语但还是不知道这玩意儿全称是啥,丢人.jpg也不像长吨),因此这是一个介于条约上限战列舰和29600吨战列舰之间的方案。

几种37000吨战巡设计案

之前曾说过诺曼底级战列舰即使建成已经过时,而到了37000吨战巡,已经可以看出新锐战舰的影子。而且和日后的敦刻尔克黎塞留已经颇为眼熟了。

具有过渡风格的防护设计

限于篇幅和作者本人的水平,不可能去详细介绍37000吨战巡了,虽然她已经具备了非常完备的方案。接下来法国人又继续设计了一些小型战列舰。这主要是因为技术,经济,及政治三方面原因。也就是说,基础设施的扩建仍未完成(虽然扩建了一些修理改装用船坞,造船设施还是缺乏),如果一味地等待,那么新主力舰实在是遥遥无期;大型战列舰的造价将对国家财政造成巨大负担(到时候gm老区又开始闹事儿了);最重要的一点是,法国作为当时的超级大国之一,对新主力舰的需求已经越来越急切——一旦海军假日结束,列强又开始进行包括超级战舰在内的海陆空三维军备竞赛。仅凭法国现在的家底,怕是要被一脚踢出大国行列了。

伦敦会议

法国人正在考虑小型战列舰的同时,另一边,日渐衰微囊中羞涩的大英帝国也试图在伦敦海军会议上劝说列强将主力舰限制为两万多吨的小型战列舰。法国海军技术局的相关人员认为英国这个提案可以为法国所用。但是,该案受到了美国的坚决反对。美国海军需要在广袤的太洋上行动,为满足远洋作战需求,35000吨已经很紧张,不可能再缩小了。好在,各国决定延长海军假日的时间到1936年12月31日。另外法国和意大利可以继续使用70000吨的主力舰吨位(也就是华约里1927和1929年的两艘35000吨战列舰)

现在对于法国人来说到了必须尽快敲定设计方案的时候了。孤拔和布列塔尼实在是太老、太落伍了(前者由于华约的缘故已经准备退役/转为训练舰以取代前无畏丹东)。更何况法国人就算对布列塔尼进行了升级也不是像意大利那样进行魔改,可以说他们仅具备象征意义。

在这之后,法国人又有23333吨、26500吨设计案,并最终诞生了一代名舰敦刻尔克。这就是下期的内容了。

下篇

2 thoughts on “敦刻尔克设计简史回顾兼成败讨论——由一篇杂志文章引出的问题(上)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