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
陆军战史

铁甲傀儡——意大利社会共和国装甲部队

    这篇文章为大家介绍1943-1945年间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德国扶持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北部成立的傀儡政权,简称RSI)组建的装甲单位。内容翻译自网站文章,传送门http://www.zimmerit.com/zimmeritpedia/italia_rsi/ITALIA_RSI_index.html。

由于德国占领当局的不信任,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在成立之初并没有一支真正的陆军,只有一批由所剩不多的车辆、(1924/1925级)义务兵和志愿者组成的警察和辅助部队。其中一些部队着重于维持内部治安,例如黑色旅(Brigate Nere)、共和国卫队(Guardia Nazionale Repubblicana)等等。另一部分部队偏向野战,他们中的一大部分在1943年10月前往德国受训组成陆军4个师,或者组成海军、空军单位。这些面临绝境的作战人员在轴心国旗下一直作战到最后一刻,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血的代价。

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在军事方面最高的机关是国防部(Ministero della Difesa Nazionale),后改名武装部队总部(Ministero delle Forze Armate),由鲁道夫·格拉齐亚尼元帅担任部长。武装部队司令部以下依次是大区军事指挥部(Comandi Militari Regionali)和各省军事指挥部(Comandi Militari Provinciali)。

这支另类的军队仅仅存在了600天。但令人惊奇的是,它的理念为战后的意大利军队接受并继承,例如军官民主化、从军队中选拔军官不再以资历为标准而以战功为标准、组建女性辅助部队。

RSI军队的各种部队都或多或少地配备了履带车辆或武装车辆,具体如下。

一、意大利社会共和国陆军(Esercito Nazionale Repubblicano)装甲部队

1、圣朱斯托装甲大队(Gruppo Squadroni Corazzati San Giusto)

1943年9月,德意军队在斯普利特停止交火后,不愿接受意大利与盟军的停战协定的第1快速师下属“圣朱斯托”装甲大队第1轻坦克中队的中队长托内古蒂上尉(Tonegutti)率领本部和大队其他一部分人员和坦克向伊斯特拉北部转移。他们先加入了里耶卡的意大利驻军,然后转移至戈里齐亚,最后驻扎在弗留利的马利亚诺。他们回收并改装了部分车辆,在1944年上半年改编为“圣朱斯托装甲大队”,下辖3个中队。

    该部大约10辆坦克参与了防守里耶卡的作战,然后在弗留利的马利亚诺担任保卫交通线、护送汽车车队的任务,并保护该地区守军免遭游击队的袭击。轻坦克中队的一部分共16辆L3坦克驻守在马利亚诺的一个小村庄科罗纳。1944年,中队还剩下十几辆坦克。而战争的最后几天,轻坦克中队与游击队多次爆发战斗,坦克数量急剧减少到8辆,其中只有4辆还可以使用。4月25日,意大利北部很多地区爆发起义,“圣朱斯托”装甲大队不堪重负,于4月27日至28日解散。随后,它的一些L3坦克被游击队用来攻打德军据守的奇维达莱(Cividale),但进攻被德军挫败。

1945年4月,“圣朱斯托”装甲大队下辖的坦克中队和自行火炮中队有如下装备:

—5辆M13/40坦克

—2辆47/32自行火炮(于德占时期生产)

—16辆L3/33及L3/35坦克(其中2辆是喷火型)

—2辆AB41装甲车

—1辆M42底盘75/34自行火炮

—2辆M42底盘75/18自行火炮

—1辆M41底盘75/18自行火炮

—2辆防护加强型AS37特种汽车

—3辆改装Fiat 665N装甲人员输送车

2、“幼狮”装甲群(Gruppo Corazzato Leoncello)

这支部队是祖卡罗上尉(Zuccaro)构想并建立的,他的任务是保卫代森扎诺(Desenzano)附近的佩洛波纳泽(Peloponazze)的武装部队总部。祖卡罗上尉瞒着德国人,以“武装部队总部机动车营”(Battaglione Carri dell’Autodrappello Ministeriale delle Forze Armate)的名义四处搜罗装甲车辆,组建了“幼狮”装甲群。该大队训练了一段时间,在加尔达湖附近的山上进行消防演习,并于1944年10月接管了武装部队总部的防卫工作。装甲群实际上并没有参与任何战斗,仅在解放前夕与游击队发生了一些“小规模冲突”。

1945年4月,该大队的指挥中队位于米兰。4月25日,指挥中队在祖卡罗上尉指挥下和“第10鱼雷快艇支队”师的人员一起前往布雷西亚,从德森扎诺的油库运送油料给像米兰进发却受阻的中坦克中队。指挥中队被“绿色旗”游击队包围并顽强抵抗,但最终不得不缴械投降。

中坦克中队在向米兰进军时因缺油停下,然后与游击队激战。轻坦克中队则在洛尼戈投入了战斗。兵站中队和维修车间则停驻在佩洛波纳泽。

“幼狮”装甲群总计有如下车辆:

—7辆L3/35坦克(可能有1辆改装为喷火型)

—1辆L6/40坦克

—4辆M13/40坦克

—1辆M15/42坦克

—1辆105/25自行火炮(制造于1945年2月)

根据乔治·皮桑先生(Giorgio Pisan)的资料,该大队还有以下装备:

—4辆AB41装甲车

—4辆装甲人员输送车

—8辆运载卡车

—1辆无线电运载车

—4门20mm防空炮

3、第1“墨索里尼”志愿神枪手步兵营(I Battaglione Bersaglieri VolontariI Benito Mussolini)

该部部署于意大利-斯洛文尼亚边境,担任当地的守备任务。该营装备过1辆47/32自行火炮。另外,从Luce电视台的一些影片来看,该营有几个月的时间得到过1辆“Libli”型装甲列车,在铁路沿线巡逻。

此外,该营配备有6辆涂成灰绿色的Fiat 626卡车。

4、第1“意大利”步兵师

    根据德军报告,该师拥有9辆M42底盘75/18自行火炮,但未得到证实。

5、反游击集团侦察大队(Gruppo Esplorante di Raggruppamento Anti Partigiani)

该部组建于1944年夏季,其任务是在侧翼配合另一支名为“亚平宁猎兵”(Cacciatori degli Appennini)的反游击部队。集团由4个突击营(其中第1营是神枪手步兵、第2营是阿尔卑斯山地兵)、1个炮兵营、1个骑兵大队、1个工兵营和一支汽车车队组成。他还有2支军官别动队(Reparti Arditi Ufficiali)。别动队大小相当于连,由特别挑选和训练的军官组成。反游击集团与“亚平宁猎兵”合编为“反游击部队”。

升格为1个轻型旅的反游击集团设法在侦察大队建制下建立了一支小型装甲部队。侦察大队最初将L3坦克安置在第2连,1945年2月将第2连改称第1连。这个连分为连部、指挥排和3个坦克排(每个排约有4辆坦克)。

反游击集团驻扎在都灵,以此为基地对整个皮埃蒙特地区的游击队展开行动。他们既单独实施突袭,又参加大规模的围剿行动。在攻占游击队建立的政府所在地阿尔巴城(Alba)的行动中,反游击集团就大量使用了轻型坦克。

最终,反游击集团的一部分单位向美军投降,被关入战俘营。有的单位(如第2军官别动队)向游击队投降,被处死。

反游击集团装备有如下车辆:

—7辆L3/33及L3/38坦克

—1辆M13/40坦克

—2辆47/32自行火炮

—1辆AB41装甲车

—2辆M42底盘75/18自行火炮

    —可能装备1辆蓝旗亚“山猫”装甲车

军官别动队配备了由都灵兵工厂技术人员制造的周身覆盖装甲板的装甲车。

反游击集团的L3坦克和M13/40坦克涂装为夹杂沙黄色条纹的灰绿色。车体左侧和右侧均涂有一个带共和国之鹰的三色旗图案,表示这一辆车属于RSI军队。

6、亚平宁猎兵集团快速侦察大队(Gruppo Esplorante  Celere di Raggruppamento Cacciatori degli Appennini)

亚平宁猎兵集团在RSI军队的历史中占据有重要地位,因为它是在意大利组建和训练的。该集团的兵力有500人,最初包括下面几支部队:

—C.A.R.S.突击队和指挥部设于帕尔马

—第1团及下属3个营(分别由掷弹兵、神枪手步兵和阿尔卑斯山地兵组成)在雷焦艾米莉亚组建

—第2团由帕尔马的共和国卫队组成

—第3团由在帕尔马动员的fxs“死亡连”的人员组成

—第4“伦巴第骑士”骑兵团

—炮兵营(计划组建)

    亚平宁猎兵集团是1944年春季成立的,其目的是打击各地不断出现的游击队,在艾米莉亚、威尼托和皮埃蒙特展开反游击行动,直到战争最终结束。该集团的摩托化程度相当高。从一些照片可以肯定,曾经有一些Fiat 626卡车在这支队伍中服役。意军改装了这些车辆,使之使用汽油,并将车身涂成了青灰色。车体侧面印有白色文字“亚平宁猎兵”。

据皮萨诺所说,该集团还拥有1个装甲连,装备6辆德制装甲车和4辆M42底盘75/18自行火炮。不过,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装备。该集团的一个骑兵排可能装备有1辆型号不明的装甲车。

7、“塔利亚门托”弗留利志愿者团(Reggimento Volontari Friulani “Tagliamento”)

    该团是一支阿尔卑斯山地兵部队,装备有1辆防护加强型Fiat 665型卡车,车上配备1挺8mm机枪。

8、第14海防营(XIV Battaglione Difesa Costiera)

    该营由阿尔卑斯山地兵组成,装备有1辆防护加强型Fiat 665卡车,车上配备1挺8mm机枪。

二、共和国卫队(Guardia Nazionale Repubblicana)装甲部队

1、“母狮”装甲群(Gruppo Corazzato Leonessa)

该单位源自第1“M”黑衫军装甲师中的“母狮”装甲群。这个装甲师在1943年6月25日成立,7月25日被重新命名为第136“半人马座II”装甲师。意大利停战事件后,黑衫军“母狮”装甲群的德制坦克和其他重型装备被德军没收。9月21日,留在罗马的黑衫军军官和士兵决定重建“母狮”装甲群。29日,他们移驻布雷西亚的蒙蒂基亚利(Montichiari),在那里重组装甲群,开始训练部队。

“母狮”装甲群在蒙蒂基亚利扩充至1个营的实力,由1个坦克连、1个卡车连和1个战斗工兵连组成。装甲群的第一任指挥官是泰斯蒂中校(Testi),1943年10月15日以后由普里亚莫·斯维奇少校(Priamo Swich后晋升为中校)接手。一开始,“母狮”装甲群没有装甲车辆可用,共和国卫队想将它改编为1个O.P.营(?)。但是,装甲群的指挥官斯维奇和官兵们强烈抗议,迫使共和国卫队放弃了这个打算。因此,“母狮”装甲群开始了紧张的回收车辆的工作,通过各种信息从兵站、采矿场及战场上收集装甲群所需的车辆。1944年2月11日,“母狮”装甲群正式宣告成立,带着指挥排、2个连和后勤出现在布雷西亚,并带来几辆状况良好的坦克。装甲群继续到处搜罗人员和装备,至战争结束时,“母狮”装甲群除1个炮兵连外,还拥有4个连、2个分遣队以及驻米兰的指挥分遣队,以及1个炮兵连。1944年3月1日,装甲群前往都灵支援共和国卫队司令部,在皮埃蒙特继续组织回售车辆的行动,得到了卡车、坦克、机枪和弹药,并在圣文森特的一家大旅馆的反游击行动中收缴了8辆崭新的SPA拖拉机。彼时,“母狮”装甲群已拥有人员831人,其中70名军官、52名士官和709名士兵。装甲群的车队规模也非常庞大,除了现有的坦克外,还将得来的卡车、拖拉机、汽车、摩托车、器材车、野战厨房和流动指挥所投入使用。

“母狮”装甲群的活动地域包括皮埃蒙特、艾米莉亚和伦巴第,其各单位分布如下。

驻扎在皮埃蒙特的有:

设于都灵的“母狮”装甲群指挥部,兵力为1个指挥连;西梅纳的RIV分遣队(Reparto distaccato alla RIV di Cimena)驻守在蒙卡列里(Moncalieri),至1945年3月有6名军官和88名士兵,装备包括2辆L3坦克和1辆装甲车;行动分队的第1、第2连,他们装备M13/M14/M15坦克、L3/L6坦克和装甲车,任务是在各山谷中开展典型的反游击作战,支持意大利社会共和国部队和德军,护送补给车辆,在都灵-米兰公路及通往都灵的各条道路上巡逻。

“母狮”装甲群的车辆参与的最重要的行动是占领阿斯蒂、重新占领奥索拉山谷,以及支持夏贝尔顿堡的驻军对抗法国人。

驻扎在艾米莉亚的有:

第3连,从1944年11月起连部设在皮亚琴察,并在格罗帕雷洛(Gropparello)和蒙泰基诺(Montechino)分驻了军队,保护意大利境内的少数石油资源;第4连,驻扎在Rallio di Rivergaro,并在布塞托(Busseto)设立了分队,装备有M13坦克、L3坦克装甲车和多种装甲人员输送车,其任务是支持德意军队在亚平宁山脉皮亚琴察段和特雷比亚山谷的反游击行动,保护艾米莉亚至利古里亚的交通线,最重要的是,要用固定的守备队和游动的巡逻队保护蒙泰基诺的产油区。

    驻扎在伦巴第的有:

驻米兰的分遣队有1个训练连和1个附属工场,作为后勤基地为皮亚琴察的部队提供支持,并作为训练的基地,偶然也为米兰的公共设施服务。

1个75/27炮兵连驻扎在贝加莫,训练至1945年2月,至4月底解散。

还有如下的一些独立单位:

1个中坦克排在夏贝尔顿堡担任支援;2辆装甲车驻扎在布雷西亚的共和国卫队总部;驻瓦拉洛塞西亚(Varallo Sesia)的德军司令部驻有1辆L3轻型坦克;2辆中型坦克配属驻奥索拉山谷的“威尼斯茱莉亚”阿尔卑斯山地营;1辆“花花公子”装甲车(Blindo Zerbino)驻扎在兰佐(Lanzo)的防空观察哨。

战争行将结束的时候,“母狮”装甲群各部在各自的驻地担任警戒,准备战斗。随后,装甲群按照共和国卫队总部的“紧急Zeta”预案向后撤退。每个单位都以各不相同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历史。

4月25日,皮亚琴察分遣队和1个M14坦克排在里内蒂少尉(Rinetti,在交火中阵亡)的指挥下与美军先头部队交战。纵队的余下单位则在洛弗雷迪中尉(L.Loffredi)指挥下渡过波河,于4月30日在卡萨诺德阿达(Cassano d’Adda)向美军投降。米兰分遣队在4月26日先期抵达科莫。他们的目的是转移至利多托·德拉瓦尔泰利纳(Ridotto della Valtellina)一带活动。他们最后被游击队俘获。

贝加莫分遣队加入了在21日渡过波河的蒙泰基诺集群。25日,他们接到了去科莫的命令。这部分意军在26日晚出发,分为两个纵队。第一纵队轻装行进,沿途与“佩鲁贾”营的1个汽车连会合,在佩斯卡莱尼科地区(Pescarenico)入境的莱科(Lecco)被大批游击队包围,被迫投降。队伍内的16名军官和士官被游击队击毙。第二纵队于27日晚在奇萨诺·贝尔加马斯科(Cisano Bergamasco)宣布投降。

“母狮”装甲群最有力的部队在都灵。装甲群在都灵设有司令部和后勤单位、第1连和第12连。强大的游击队已经包围了都灵,静待时机发动起义,企图占领城市。4月25日和26日,游击队虽尽力攻打城市,取得了一些初步进展,但是城区仍被牢牢掌握在RSI军队手中。28日凌晨,按照“紧急Zeta”预案,RSI军队在“母狮”装甲群的装甲车辆护卫下,集合成纵队(大约5000人)向奇瓦索(Chivasso)进军。1945年4月30日至5月5日,从都灵撤出的RSI军队依次到达斯特兰比诺·罗马诺(Strambino Romano),形成了一块“自由区”,这是RSI军队控制的最后一块意大利土地。最后,RSI军队在这里放下武器,体面地向美军投降。

投降仪式举行于战争“结束”的10天之后,“母狮”装甲群的历史就此结束了。它的故事持续时间不长,但总是伴随着激烈的作战行动,致使“母狮”装甲群有52人死亡(最后一个人是一位军官,被俘后在1946年释放时在皮内罗洛被刺杀)和46人负伤。

2、第1“M”“塔利亚门托”突击团(I Legione d’Assalto “M” “Tagliamento”)

1943年9月8日,该营驻扎在凯法利尼亚岛以北爱奥尼亚海沿海的普雷韦扎(Prevesa),接受德军第1山地师的命令,前往吉安娜湖周围地区。1943年10月,该营回到意大利,在维罗纳重组,然后在同年11月转移到瓦莱达奥斯塔和皮埃蒙特清剿游击队。

从1944年晚春开始,“塔利亚门托”突击团收缴了3辆L3/38坦克,但其中1辆立刻因为机械故障被封存。由于“塔利亚门托”突击团活动的地区很难使用坦克,因此所剩的2辆坦克很少出动,最后有1辆被游击队缴获。

3、“M”“9月9日”营(Battaglione “M” “9 Settembre”)

    “9月9日”营是1943年9月8日在土伦组建的,后被调往意大利参与反游击作战。从某些存世的照片来看,该营装备有沙黄色涂装的Fiat 626卡车,其中有的在车身上安装了一挺布雷达M1937机枪。该营在法国组建时至少还装备有1辆AB41装甲车。到战争结束的时候,“9月9日”可确认的装甲车数量为5辆,均为沙黄色涂装,挂有德国国防军车牌。

4、皮亚琴察省共和国卫队指挥部(Comando Provinciale GNR di Piacenza)

    皮亚琴察火炮工厂为当地共和国卫队制作了1辆外接装甲板的蓝旗亚3Ro卡车(为驻皮亚琴察的第28黑色旅配备),有其他资料认为是切里奥卡车;1辆外接装甲板的Fiat 666卡车,安装1挺布雷达12.7mm机枪。

5、瓦雷泽省共和国卫队指挥部(Comando Provinciale GNR di Varese)

    其指挥连装备了1辆M13/40坦克和1辆AB41装甲车,仅在1944年10月的“阿凡提”行动中使用。

6、第2地方民兵团“铁锤”连(2°Reggimento Milizia Difesa Territoriale – Compagnia “Mazza di ferro”)

部署在波拉地区的第2地方民兵团设法从一个伊斯特拉农民手中买到1辆L3,并以食物和衣服为交换从“斯拉夫游击队”获得了第2辆。其中1辆坦克由于机械故障无法行驶,被用作地下堡垒,在战争结束时被民兵团的士兵破坏。另1辆L3坦克也被民兵销毁,他们不想让坦克落入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手里。

除了L3以外,第2民兵团还有6辆加强了防护的卡车,装备有双联13.2mm机枪和20mm机炮,并增加了额外的装甲板和防弹网。

三、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海军(Marina Nazionale)装甲部队

    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海军所属的“第10鱼雷快艇支队”师曾经拥有过少量的装甲车辆。

第1“希雷”海军步兵团的“巴尔巴里戈”营装备过一些Fiat 626卡车和Fiat 666卡车;“天狼座”营从游击队手中缴获过1辆L6/40坦克兵装备一些Fiat 626卡车(L6坦克在该营转移的时候留在米兰,之后没有记载)。

第2海军步兵团所属的“雷电”营有1辆特别改装的装甲车(装备3挺8mm机枪)和几辆Fiat 626卡车;“雪崩”营装备有Fiat 626卡车。

第3炮兵团所属的“科莱奥尼”营装备1辆以SPA制造的41型全地形卡车为底盘、加装装甲驾驶室、安装1门90/53火炮的车辆样品,并在1944年秋季交付部队,在塞尼奥前线使用。

四、意大利社会共和国警察及黑色旅(Polizia Repubblicana e Brigate Nere)装甲部队

1、埃托雷·穆蒂独立机动军团(Legione Autonoma Mobile Ettore Muti)

该军团成立于1943年9月14日,职能是对抗游击队、防止敌军空降、阻止并抓捕逃兵、在某要点驻军、保护铁路和车队以及保护共和国官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1944年7月29日,机动军团军官博诺米上尉奉命组建了1个重武器排,之后和摩托车连合并组成“皮埃特罗·德尔布法”重武器连。关于这个重武器连的武器装备种类的资料很杂乱,互相矛盾,我们只能猜测有如下装备:

—2辆L3/33轻型坦克,可能归米兰卫戍部队所有

—6辆装备20mm机炮的古兹摩托车

—10辆装备12.7mm机枪的古兹摩托车

—1辆配备有20mm机炮的卡车

—1门65/17火炮

—2门47/32反坦克炮

—6门81mm迫击炮

—45mm轻型迫击炮若干。

    该部队主要与皮埃蒙特境内的游击队交战,并在战争结束后分别解散。

2、警察训练营(Battaglione d’Istruzione di Polizia)

    装备1辆车牌号为“警006”的SPA装甲汽车。

3、反游击特别警察监察局(Ispettorato Speciale Polizia Antipartigiana)

   该单位装备有1辆SPA全地形车、1辆不明型号的装甲车和2辆Fiat 1100型民用装甲车。

4、第1“阿瑟·卡佩利”黑色旅(I Brigata Nera Ather Capelli)

    驻都灵。该部队主要与都灵和周边各省的游击队作战,装备有至少1辆Fiat 626卡车、1辆加强防护型的SPA 35全地形车以及1辆在不明车辆底盘上改装而成、带有旋转炮塔的装甲车。

5、第2“阿蒂利奥·普拉托”黑色旅(II Brigata Nera “Attilio Prato”)

    驻亚历山德里亚,装备有1辆改装装甲车。

6、第13“马尔切洛·图尔凯蒂”黑色旅(XIII Brigata Nera “Marcello Turchetti”)

    驻曼托瓦,在一次行动中使用过1辆M11/39坦克。

7、第28“皮波·阿斯托里”黑色旅(XXVIII Brigata Nera “Pippo Astorri”)

    驻皮亚琴察,从共和国卫队处接收1辆经过皮亚琴察军工厂改装的蓝旗亚3Ro装甲车。

8、第36“贝尼托·墨索里尼”黑色旅(XXXVI Brigata Nera “Benito Mussolini”)

    驻卢卡。照片显示,其驻地的停车场有1辆Fiat 626卡车,此外还有1辆改装的蓝旗亚3Ro装甲车和1辆Fiat 1500半装甲车。

9、第1“维托里奥·里恰雷利”机动黑色旅(I Brigata Nera Mobile “Vittorio Ricciarelli”)

    驻米兰,至少装备有1辆Fiat 626卡车。

10、第3“阿蒂利奥·帕帕拉尔多”机动黑色旅(III Brigata Nera Mobile “Attilio Pappalardo”)

    驻博洛尼亚。该旅以血腥残暴著称,曾遭到德军第14装甲军军长冯·森格和埃特林严厉驳斥和驱逐出境。这个旅编有一个装甲连,至少有1辆自制装甲车,根据某些资料的说法,可能还有2辆AB41装甲车。

11、德国党卫军第29“意大利第一”武装掷弹兵师

    该师主要以意大利人组成,并且配备了大量的菲亚特626及蓝旗亚3Ro卡车。

五、投入德国空军的意大利伞兵及阿迪蒂沙漠特种侦察单位

1943年9月停战事件发生时,有一部分意大利伞兵和阿迪蒂突击队志愿向德军效忠,德军陆续将这些部队集中在罗马,计有:

—第184伞兵团第12营

—第185伞兵团第3营

—意大利空军“ADRA”突击工兵营

—第10阿迪蒂团第112连(沙漠远程侦察车)、第121连(伞兵)、第122连(沙漠远程侦察车)、第131连(伞兵)

—达本多伞兵连

—第20伞兵营营部及第58、第60连。

其中,帕里斯上尉带领的一个沙漠远程侦察连和达本多上尉的伞兵连分别加入德军第2、第7伞兵团。后来,德军第2伞兵师带领第2、第7伞兵团转场苏德前线,这批意军也跟随德军前往乌克兰。

1943年春末,意军“法西斯青年团”在意大利本土留有2个营,其中参加过古比井战斗的老兵(最大的只有19岁,他们大多数人因在非洲感染疟疾而被遣返回国)组成第11营,新兵组成第6营。墨索里尼下台以后,意军将“法西斯青年团”解散,团中的大批“男孩”们踊跃要求加入第10阿迪蒂团,想要继续为战争做贡献。上级批准了这些孩子们的请求。

第10阿迪蒂团以这些少年为主成立了第133沙漠远程侦察连,装备包括6辆本土型AS42沙漠远程侦察车,每辆车配备有布雷达M35重机枪,车组9人。

停战事件发生后,第10阿迪蒂团被突然解散。团内原法西斯青年团成员离开圣塞维拉的总部向罗马进发,希望能找到其他不愿停止战斗的友军。最后,德军第2伞兵师接纳了他们。

起初,他们负责维持罗马城内秩序,之后离开城市到城外的一座军营,在那里与汇聚而来的其他法西斯青年团成员和阿迪蒂突击队员会合。总共有107名法西斯青年团成员自愿追随拉姆克的第2伞兵师。德军将它们合并称为意大利沙漠远程侦察突击群(Gruppo Arditi Camionettisti Italiani),由帕里斯上尉指挥,分为2个分队。德军向每个分队派遣1名德军中尉担任翻译。

突击群按照德军标准进行了1个月的紧张训练。10月底,第2伞兵师调转东线。突击群也乘坐火车向遥远的东方赶去,车辆则由卡车牵引。漫长的转运旅程令人疲惫,铁路状况不佳以及盟军的频繁轰炸则进一步拖慢了他们赶到前线的速度。

德军向突击群的意大利官兵配发了德国空军制服,但是第2伞兵师师部允许他们除了佩戴德军军衔和徽章之外,在左臂上保留阿迪蒂突击队十字章,胸前佩戴青年法西斯徽章。

11月中旬,苏联红军进抵日托米尔。月底,突击群的意大利士兵们在距离基辅40公里的地方接受了战火的洗礼,阻止苏联红军突破德军防线。12月中旬,突击群与2个德军伞兵连被空运到基洛夫格勒,在那里阻止苏联红军的推进。之后,突击群被分成4个小分队,分别配属4个德军伞兵连,不再作为一个整体战斗。

突击群的官兵们先后参加了后卫和防御战斗。1944年2月,意军在佩尔沃奈伊斯克(Perwonaisk)与苏军中的鞑靼和蒙古部队(?)交战,首次出现伤亡,损失了一些AS42卡车。在Olscanka、Jusefpol和Tchaussowo经历了艰苦的战斗后,德军第2伞兵师转移至德涅斯特河的一个弯曲部,在桥头堡与苏军展开了激烈的交战。在整个撤退过程中,德军伞兵与突击群的战士们坚持并肩战斗,在途中失去了所有的车辆。AS42特种卡车本来是为了适应沙漠运动战而研制的车辆在迥然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经历了严峻的考验。然而,这些车辆还是很好地证明了自己——它们是意大利工业的优秀产品。

突击群的意大利士兵们总是表现得非常勇敢,体现了兄弟情谊和对德军的忠诚(?),甚至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德军伤员和重伤垂死的人。比如大胆的奥布顿·维里(Obdun Verri),他用骡子背着他所在分队的德国翻译弗朗茨·梅因(Franz Main)走了20多公里。

第2伞兵师在罗马尼亚的加拉蒂重新集结。突击群的许多成员因为失去车辆,想尽办法走了很长时间才与战友们会合。然而,苏联红军也渗透进了罗马尼亚境内,第2伞兵师经过一场血战,成功将苏军赶到普鲁特河对岸,俘虏数百人,缴获了战利品。

随着增援部队陆续抵达,第2伞兵师在1944年4月底被调往科隆附近的法恩(Vahn)。为了奖励法西斯青年团成员在战斗中的优异表现,第2伞兵师师部给他们放假40天,但是居住在被美英占领地区的意大利人则不能享受这个假期。6月13日,第2伞兵师奉调前往法国,对抗在诺曼底登陆的盟军。突击群在布列塔尼的山区作战,有多人在战斗中丧生。

撤退到布雷斯特地区后,幸存的法西斯青年团成员们在美军战线后方坚持大胆的夜间破袭行动,经常使用刀片一类的武器实施偷袭。第2伞兵师撤退至布雷斯特城,战斗持续至9月20日后,他们收到了投降的命令。

在12个月的战斗中,意大利沙漠远程侦察突击群有19人死亡、26人负伤,另有5人因重伤返回意大利。幸存的人员在法国被美军俘虏,然后被遣送往英国,关押在伦敦附近的一个战俘营里。直到1946年7月,战争结束一年多后,他们才最终得以回到意大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