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9日
海军海军战史海军装备

意大利殖民地炮舰厄立特里亚号

本文译自《warship2016》刊载的文章《THE COLONIAL SLOOP ERITREA》。


从18世纪开始的殖民扩张,让一些欧洲国家的海军发展出一种适合在殖民地服役的军舰。这些舰艇普遍地称作“殖民地炮舰”(colonial sloops),主要用于向当地居民展示其国家的军力,不过在地区形势紧张,发生危机或冲突的情况下,她们可能会参与真正的海上作战。列强殖民地的扩张(特别是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里),以及同时出现的船舶建造,动力和火炮方面的新技术,推动了殖民地炮舰的发展,使其拥有了与像巡洋舰这样的传统战舰不一样的特点和能力。事实上,一些欧洲国家海军认为他们的殖民地炮舰就是辅助巡洋舰,用于在“良好”的环境中执行作战任务。

第一步

虽然意大利海军的殖民地舰队与英法相比,规模较小,但也受到了这些概念的影响。1880年代末,意大利在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建立了第一批殖民地。它们与本土之间的地理距离使得意大利海军必须要在那里永久部署一艘军舰,专门用来展示军力、宣誓意大利主权、实施水文考察和维护意大利在附近海域的利益。 1912年,意大利海军重新考虑建造一种装备精良、居住性好的中型殖民地巡洋舰。这就是坎帕尼亚号(Campania )和巴西利卡塔号(Basilicata),排水量2780吨,航速15.5节,于1917年服役;她们派往红海,部署在厄立特里亚的主要港口马萨瓦。还有一些较小的炮舰在中国建造并部署,并在那里保护意大利在当地的政治和商业利益。

一战结束后,意大利制定了新的外交方针,使其驻外军舰的永久基地和临时部署发生了重大变化。“存在”任务集中到了离意大利更近的战区,即爱琴海,北非和红海,二线舰艇和辅助舰艇经常轮流部署在这些地方。可是,虽然这些舰艇为了适应热带气候进行过一些改装,但并不能称为真正的殖民地炮舰。随着意大利殖民地事务稳步而又持续地增多,很快就需要建造一级专门用于海外部署的新型舰艇。 1926年至1927年期间,意大利海军入役了六艘莱尼亚诺级(Legnano class)布雷舰。这些舰艇在东地中海、红海和日本海服役,不仅用作殖民地炮舰,还用作水文测量船和训练船。在1920年代中期,意大利参加了一些在殖民地的作战行动,并吸取教训,把两艘运兵船凯尔索号(Cherso)和卢西诺号(Lussino)改装为“殖民地运兵船”(transport ships for colonial service)。她们的排水量为3990吨,各配备4座单装120毫米45倍径炮和两门76毫米40倍径防空炮,可以运载一个步兵连和一个炮兵班。

真正的跨越发生在1932年末,意大利海军向安萨尔多公司提交了一份殖民地炮舰的设计规格。其设计排水量2000吨,航速20节。该舰显然是受到了法国“殖民地通报舰”(avisos coloniaux)布干维尔级(首舰于1932年服役)的启发,但她有一些意大利自己的特色。她将配备柴电动力系统,这是菲亚特公司的一项试验成果;动力系统由两台44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和两台650马力的玛瑞利(Marelli)电动机组成,后者由柴油发电机组驱动。采用电动机的目的是用于低速巡航,而柴油机专门用于高速航行。用于低速巡航的电动机已经在巴利拉级(Balilla)“巡洋”潜艇上得到采用,将确保续航能力达到18节/7000海里。武备包括两座120毫米50倍径双联装炮,两门37毫米54倍径防空炮,几挺12.7毫米机枪和100枚水雷。新舰之所以配备了强大的武备,是因为最近意大利军队及其支援舰艇与索马里部落之间在海边发生了冲突,从中吸取了经验教训。另外,新舰预定的服役日期为1935年,可能会在意大利干预也门时发挥作用,当时意大利打算在当地的伊玛目死亡后迅速占领也门。

1934年2月,安萨尔多公司准备好的设计得到了意大利海军的批准。然而,中东局势的变化令意大利海军更新了其的设计要求。由于意大利和英国之间出现了发生冲突的风险,意大利海军决定适当地加强红海地区的海军力量:在那里部署一个潜艇中队,并重新设计殖民地炮舰。来自海军工程局(Naval Engineering Corps)的伊奇利奥·迪德斯波西托(Icilio d’Esposito)接到了这个新任务,开始起草一项新设计,这项设计将使该舰可以同时支援两艘远洋型或四艘近海型潜艇。这个额外的功能要求该舰加装设备齐全的维修车间、为潜艇电池(发电机和电缆)充电和生产压缩空气所需的设备,以及潜艇艇员的住宿。在1934年末又追加了一项设计要求:搭载一架新型的Ro.43水上飞机,这架飞机将由一部起重机吊放和回收。该舰还设有一个配有手术室和各种医疗设备的小医院,还有用于布设水雷的轨道。这些改动令该舰的设计排水量增加到了2200吨,而采用电焊技术建造有助于节省一些排水量。不过,为了避免违反条约限制(在伦敦海军条约中规定的那些不受限制的作战舰艇,所允许的最大排水量和速度分别为2000吨和20节),意大利海军决定阻止排水量进一步上升,选择将主炮降级为较老(重量也更轻)的120毫米45倍径炮,并减少了防空炮的数量。

厄立特里亚号:设计和建造

设计工作完成后,该舰在1934年7月20日正式登记为意大利军舰,建造工作分配给了那不勒斯附近的卡斯特拉马雷机械造船厂。在设计图纸下发船厂后,该舰的建造工作于1935年7月25日开始,并命名为厄立特里亚号,1936年9月28日下水,1937年6月10日交付给意大利海军。她于1937年6月28日正式服役,并归类为殖民地炮舰。

厄立特里亚号的侧视图和俯视图
1936年9月28日,殖民地炮舰厄立特里亚号在卡斯特拉马雷机械造船厂(那不勒斯)下水。

厄立特里亚号采用类似于游艇的前倾式舰艏和配有半平衡舵的圆形船尾。为了增加稳定性,舰体中部安装有舭龙骨。艏楼一直延伸到后甲板,后部是军官住宿。上层建筑有两层甲板那么高,两侧有突出的翼桥,里面设有舰桥,还设有作战指挥室和旗舰指挥官住宿。舰桥的后面有一根高耸的桅杆,其配备了一个瞭望台和两个平行的探照灯平台。舰体中部有一座宽大的烟囱,用于排放柴油机和柴油发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废气。烟囱后面是主桅杆,其支撑着一部重型起重机。甲板后部计划存放一架配备折叠翼的水上飞机,但厄立特里亚号从未搭载过。甲板两侧收纳着小艇,上层建筑前方有两部破雷卫。

这张照片是在厄立特里亚号交付几天后拍摄的,日期是1937年6月下旬,船体和上层建筑均漆成白色。

厄立特里亚号的满载排水量超过3110吨。全长96.9米,宽13.3米,最大吃水4.7米。船体内部水平分为三层甲板,设有双层底的部分长80米。龙骨与上甲板(ponte di coperta)之间设有145个肋板和12道水密横舱壁,上甲板也是强力甲板。艏楼设有军官住宿,其前面是厨房,还有非洲土著船员的住宿(这些船员通常是舰上人员编制的一部分),以及几个车间;艏楼前部还设有医院和士官住宿。上平台甲板(ponte di corridoio)是主要的居住甲板,设有初级士官住宿(后部),普通水兵住宿(前部)和运输部队住宿。这层甲板还布置有柴油机舱的上部空间、车间、辅助锅炉和蒸馏设备。机舱占据了下平台甲板(copertino)和底舱(stiva):从前到后分别是主柴油发电机舱、泵舱、主柴油舱、辅助柴油发电机舱和电动机舱。燃料、淡水和油箱设置在机舱两边的外侧空间内。采用这一布局的机舱能在两个相邻舱室进水的情况下,仍然有余量让该舰保持浮性和操作能力。

两台菲亚特6缸柴油发动机各具有3500马力的持续功率和3900马力的最大额定功率。它们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两根推进轴,没有传动装置。两台650马力玛瑞利电动机由菲亚特主柴油发电机组驱动,也连接在两根推进轴上。这样布置的动力系统拥有四种推进模式:

A:仅使用两台主柴油发电机驱动两台功率合计1300马力的电动机,相应的巡航速度为11节 —— 辅助柴油发电机组为船员住宿提供电力。

B:仅使用一台柴油发电机驱动一台电动机,其余的柴油发电机为船员住宿提供电力; 在这一模式下的巡航速度为8节。

C:仅使用主柴油机,总功率7000马力,航速18节,所有的柴油发电机为船员住宿提供电力;

D:柴油机和电动机全部开启,总功率8300马力,航速20节(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最高航速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柴油机和电动机的最高转速不同)。

上面列出的所有速度都是假定在船体干净整洁、引擎工作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得出的;在实际使用中,C模式和D模式的持续航速分别为15节和18节。厄立特里亚号的正常储油量为283吨,续航里程从5000海里到8000海里不等,这取决于速度和推进模式。最经济的推进模式是同时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以10节航速航行,柴油机以最小功率运行。

意大利巡洋舰前部弹射器上的 Ro 43水上侦察机。厄立特里亚号计划搭载一架Ro 43,其停放在艏楼甲板的后部,由安装在主桅上的起重机收放。

性能数据

建造地:卡斯特拉马雷机械造船厂

建造日期:1935年3月25日开工,1936年9月28日下水,1937年6月28日服役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2200吨,满载排水量3117吨

尺寸:垂线间长87米,全长96.9米, 宽13.3米,吃水4.7米(最大)

动力:双轴推进;两台菲亚特6缸柴油机,每台功率3500马力;两台玛瑞利电机,每台功率650马力;总功率 8300马力= 20节(设计)

续航能力:10节/8000海里

武器:双联装120毫米45倍径炮2座 ,单装40毫米39倍径机炮2座,双联装13.2毫米机枪2座,100枚水雷

人员编制:13名军官,221名水兵


这张照片是在1940年6月马萨瓦港举行的一次仪式期间(可能是意大利海军节)拍摄的。厄立特里亚号在照片的左前方,与意大利驱逐舰一起停泊。

为了改善居住性,厄立特里亚号不仅设有宽敞的居住空间,还安装了大型玻璃纤维板,这些玻璃纤维板能将内部舱室与船体外部的热辐射隔离开来。大部分食物,葡萄酒和其他补给储藏在位于船体前部的大舱室内。两部辅助锅炉为一套蒸馏设备提供蒸汽,用于生产淡水。计划中的人员编制为13名军官和221名水兵,此外还有可容纳100名额外官兵的住宿。

厄立特里亚号的武备包括两座120毫米双联装火炮,位于上层建筑前方和艏楼甲板后端。这种火炮较为老旧,通常装备在辅助巡洋舰和运兵船上,最大射程12600米,射速为每分钟6发。舰桥上方的伽利略测距仪为这些火炮提供基本的火控。防空武器包括两门40毫米39倍径机炮,其位于烟囱后面的两个高架平台上。这是一种水冷式机炮,在1935年结束生产。舰桥后端装有两座单装13.2毫米机枪(后来改为双联装),舰桥顶端还有两挺6.5毫米机枪,用于提供近程防空火力。厄立特里亚号还具备布雷能力,能够搭载100枚水雷。水雷储存在上甲板的轨道上,这一设备在1940年安装。

入役时,厄立特里亚号的船体漆成白色,但后来由于资源短缺,不得不改用浅灰色涂装。

厄立特里亚号的侧视剖面图。
厄立特里亚号艏楼、上甲板和甲板室的平面图。
上平台甲板的平面图。
下平台甲板的平面图。
底舱的平面图,展示了主机舱和辅机舱的位置。
厄立特里亚号的横向剖面图,前视方向。

埃塞俄比亚号和安科纳号巡洋舰改装计划

1939年至1940年间,意大利海军计划建造第二艘殖民地炮舰,命名为埃塞俄比亚号(Etiopia)。 她是厄立特里亚号的改进型,有着相似的尺寸,武备和外型。动力采用新的托西(Tosi )柴油机,其能提供比厄立特里亚号上的菲亚特柴油机更强大的动力,使该舰的最高航速达到23节。二战的爆发让埃塞俄比亚号的建造取消。其设计旨在通过牺牲厄立特里亚号的潜艇支援能力换取更佳的航海性能。她不仅有功率更强的引擎和更快的航速,而且更加简单的传动系统会使可靠性更高;但是,武备对于破交作战来说仍然不够。

厄立特里亚号后甲板的特写照片,水兵正围着栏杆。照片上部可以看到后主炮。
一张厄立特里亚号准备起航的照片,大概是在1938年3月到波斯湾进行巡航期间拍摄的。
舰上起重机收放水上飞机和小艇的流程。

意大利对殖民地炮舰的另一次尝试是安科纳号(Ancona)改装计划。这是一艘在一战时期建造的旧式巡洋舰(这艘巡洋舰在德国建造,一战后作为赔偿品移交给意大利——译者注)。在1936年下半年,塔兰托皇家船厂(Royal Dockyard of Taranto)进行其改装的初步设计工作。这个改装计划保留了她原来的武备,包括7座149毫米43倍径单装炮(该舰在意大利海军中服役时把主炮名称改为意大利式。原德国主炮名称:15 cm SK L/45,意大利主炮名称:149/43K 1914-17——译者注)和3座76毫米40倍径单装炮,用于和敌方的小型舰艇交战。改装后的安科纳号满载排水量6400吨,先前的锅炉将升级为新的燃油锅炉,原来的三座烟囱也将换成一座烟囱。新的动力系统能为安科纳号省出不少空间,这些空间可以用来提升航程,将其变成一艘有用的殖民地舰队旗舰。然而,她本身过于陈旧,这会对其的作战价值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尽管在那个时候意大利对殖民地的投入日益增加,意大利海军还是由于经费缺乏放弃这个改装计划。

建造殖民地炮舰的进一步尝试可以追溯到1933年至1934年,安萨尔多公司起草了一份新的殖民地炮舰的设计草图。其长93米,有两座烟囱和更为简单的动力系统:两台采用直接传动的柴油机。设计排水量1940吨,功率和航速分别为8800马力和20节。武备包括两座152毫米50倍径双联装炮,两座37毫米54倍径双联装防空炮,一些13.2毫米机枪和水雷。然而,厄立特里亚号设计的发展似乎取代了这一尝试。

将旧式巡洋舰安科纳号改装为殖民地炮舰的计划。塔兰托皇家船厂在1936下半年进行了初步设计工作,但后来被取消。

纵横两洋

理论上,厄立特里亚号是一艘优秀的海船,作为殖民地炮舰表现良好;在大部分情况下,她停泊在港口里,偶尔出去展示军力。在服役期间,她的机械证明不适合长时间使用;操作困难且容易发生故障。在被部署到红海之前的1937年底,西班牙内战期间,厄立特里亚号在西地中海执行了三次任务。后来,她驻扎在波拉,再后来启程前往马萨瓦,并于1938年5月8日抵达那里。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厄立特里亚号作为东非意大利海军司令部的旗舰,访问了许多港口,包括亚丁和荷台达(也门)。当意大利于1940年6月10日参战时,东非海军司令部下辖有厄立特里亚号,两个旧式驱逐舰支队(7-8艘)和一个潜艇中队(6-7艘)。 1940年6月初,厄立特里亚号在马萨瓦港的入口处布置了防御雷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她的官兵用作预备人员,用以更替意大利驱逐舰上的人员,而她的机枪为马萨瓦的防空做出了贡献。

厄立特里亚号正航行在海上,测试她的破雷卫。这张照片展示了该舰的总体布局。

1941年初,意大利海军意识到英军将要占领厄立特里亚,决定派厄立特里亚号去日本。该舰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以远渡重洋,工作目标包括提升她的远海行动能力和在英国海军控制的海域中的隐蔽能力。为此削低了两根桅杆的高度,拆除了布雷装备,探照灯和给潜艇电池充电的电缆。主要的问题在于机械,它存在问题并且已经有两个月没有运行了。二月初,她的船底进行了一次清洁,这在热带海域航行时是必不可少的。需要解决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燃料配载,原有的燃料对于长时间的远洋航行来说是不够的。因此,厄立特里亚号装载了780个油桶:240个油桶放置在下甲板,其他的油桶堆放在上甲板——这一安排在发生空袭时可能存在危险。为了给油桶腾出足够的空间并改善后主炮的射界,卸下了几艘小艇。厄立特里亚号的舰长,马里诺·扬努齐(Marino Iannucci)中校决定让大约100人上岸离开,因为这些人对于航行计划来说是不需要的。船员由13名军官和188名组成,其中有19人是非洲土著。

停泊在马萨瓦的厄立特里亚号,可以看到右侧平台上的探照灯不见了。

1941年2月16日,厄立特里亚号进行了海试,以检查和调试其的机械,进行射击训练,检验船舶及其人员装备。1941年2月19日,厄立特里亚号在黄昏时启程离开马萨瓦。经过一段平安无事的旅程后,她于3月22日抵达神户(日本),期间安全地穿越了英国海军在亚丁湾和印度洋建立的海上封锁线,躲过了荷兰海军在荷属东印度海域的监视。在穿越巽他海峡期间(3月7日至11日),厄立特里亚号伪装成葡萄牙小型护卫舰佩德罗·努涅斯号(Pedro Nunes),以欺骗当地的荷兰军队。旅程结束时,扬努齐中校简单地在航海日志中写道:“9555英里;航行754小时;消耗燃料440吨。”

1941年初,在红海的厄立特里亚号。她是意大利海军东非司令部的旗舰。1941年2月,厄立特里亚号启程前往日本,3月22日抵达神户。

在神户,日本海军舰政本部参观了厄立特里亚号,考察她需要怎样的修理,还特别关注了她的机械。由于日本当局不愿意为意大利这样的交战国提供支援,因此延后了相关的讨论 。不过,到了4月份,日本方面授权三菱公司对其进行确保船舶安全航行所需的修理。厄立特里亚号准备在7月再次起航,但她直到8月24日才离开神户,4天后抵达上海。之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袭击珍珠港内的美国舰队,将战火烧到了太平洋。厄立特里亚号于1942年7月8日离开上海,两天后抵达青岛,在那里一直呆到9月27日。

部署在远东地区的厄立特里亚号开启了另一个篇章,那就是意大利海军决定将其作为潜艇支援舰,支援在法国和日本之间运送特殊物资的意大利潜艇。因此,厄立特里亚号在新加坡、槟城和沙璜之间定期航行,中途穿越马六甲海峡。这一任务在1943年9月9日结束,因为当时意大利政府与盟军签署了停战协议。此刻,厄立特里亚号正在马六甲海峡上航行,扬努齐中校下令改变航向,驶往科伦坡,并在1943年9月14日抵达那里。

在意大利向德国宣战后(1943年10月13日),厄立特里亚号留在科伦坡,充当盟军潜艇的支援舰和训练舰。 1944年9月11日,该舰从科伦坡起航,途经亚丁,马萨瓦和塞德港,于10月23日抵达塔兰托。经过数月的修复工作,厄立特里亚号再次部署到印度洋,在科伦坡和亭可马里之间作为训练舰使用,1946年2月7日重返塔兰托。两个月后,该舰重回远东,中途停靠塞得港,亚丁,科伦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这一轮在远东的新部署于1946年10月16日结束,厄立特里亚号回到塔兰托。

厄立特里亚号在1948年移交给法国,1950年1月重新服役,更名为弗朗西斯·安邺号,并被归类为“通报舰”(aviso),舷号A04。

异国生涯

根据同盟国对意大利实行的和平条约,厄立特里亚号被移交给法国。该舰前往卡斯特拉马雷机械造船厂进行了一些移交前的准备工作,1948年1月27日从意大利海军中除役,并改名为Fl。她与一名文职人员一道前往土伦,在2月12日正式移交给了法国海军。由于法国需要维持自己的殖民地统治,厄立特里亚号在1950年1月12日进入法国海军服役,用19世纪著名探险家弗朗西斯·安邺(Francis Garnier)的名字重新命名,并归类为“通报舰”(aviso),舷号A04。她曾在太平洋进行了一些水文调查活动,到过法属波利尼西亚展示军力;她还在新西兰的奥克兰停靠过,进行船体清洁。

1951年10月到1952年9月,弗朗西斯·安邺号在土伦进行了改装。她原来的主炮已经换成了从移交到法国的意大利驱逐舰上拆下来的主炮。该舰重新归类为“护航舰”,舷号F730。

1951年10月至1952年9月,弗朗西斯·安邺号在土伦进行了急需的改装,原来的主炮换成了来自意大利驱逐舰上的主炮,这些意大利驱逐舰是根据和平条约移交给法国的。武备方面的更新还包括加装4门40毫米博福斯防空炮和4门20毫米厄立孔防空炮,以及反潜武器。原来的火控系统得到了翻新,前桅加装了一部对海警戒雷达,通信设备也进行了升级。改装后,弗朗西斯·安邺号重新归类为护航舰(aviso-escorteur),舷号改为F730,随后参加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她主要在南中国海活动,并在北部湾参与了难民撤离行动。1955年8月,她在执行完最后一次任务后离开西贡。在随后的几年里,弗朗西斯·安邺号主要在太平洋用作支援船,支援法国海军在这一地区进行的核试验设施建设。 1966年1月1日,她安置在帕皮提,成为一艘储备舰。此时,她已经在法国国旗下航行了234000英里。最后,在1966年10月29日, 以福煦号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击沉了作为靶舰的弗朗西斯·安邺号,目前其船体躺在1300米深的海底。

弗朗西斯·安邺号的照片,可能是在帕皮提拍摄的。该舰在1966年10月29日作为靶舰击沉。

附注:原文的“colonial sloop”和“sloop”都没有找到约定俗成的译名。因此这里只能选取网上常用的译名,把“colonial sloop”译为“殖民地炮舰”,“sloop”译为“炮舰”。

59

59

就是个路过的大猫猫

发表回复